Z6·尊龙凯时于8月19日正式结束了三伏天,许多人以为熬过了这个高温时段就可以高枕无忧。然而,事实并非如此。如果在这个时候继续熬夜、频繁待在空调环境中或是常喝冷饮,可能会面临健康隐患。山医大一院中医科主任郭洪波提醒大家,出伏后的首要任务是调养脾胃、排除湿寒,并重视早睡的重要性。
在中医理论中,“出伏”代表着阴阳交替的关键节点,此时外界的“暑热”尚未消散,凉气开始显现,这使得身体易出现“外热内寒、阳虚受湿”的状况。如果继续熬夜、开启空调或食用生冷食物,可能会消耗掉身体最后的阳气。郭洪波指出,建议在出伏之后要尽量在晚上十点之前上床,确保能获得深度睡眠,以帮助稳定阳气和调顺气血,这是恢复气血的最佳良方。
随着三伏天的结束,许多人由于长时间待在空调下并饮用冷饮,脾胃容易受到“湿寒”的侵扰,表现为口干、腹部赘肉、腹泻以及身体乏力等问题。因此,膳食管理尤为重要。郭洪波推荐可以饮用一种出伏排湿茶,材料包括:茯苓10克、白术6克、薏米15克、陈皮3克和生姜2片,水开后用小火煮20分钟,作为日常饮品,持续服用7天,有助于健脾化湿、温中醒脾。
此外,郭洪波强调,从出伏到秋分是保护肺部健康的关键28天。夏季需养阳,而出伏则更需养肺,因为“燥”是秋季的主要特征,极易损伤肺部。肺主一身之气,与皮毛相合,此时若未能提前调理好肺气,将在秋冬季节中容易出现咳嗽和气喘等问题。针对这一点,郭洪波推荐每天早晨饮用润肺汤,材料包括鸭梨切块、罗汉果四分之一、百合10克、泡发的银耳10克和几粒枸杞,煮40分钟,汤水可作为茶饮,同时将银耳、百合和梨子食用,坚持一周可避免喉咙干燥、口渴,帮助改善睡眠质量。
最后,郭洪波特别提醒大家,出伏后有三件事务必要避免:首先,勿贪凉食用冷饮,过多的寒凉会困扰脾胃,而此时阳气刚开始减弱,脾胃虚弱则可能引发多种健康问题;其次,要避免长时间吹空调或风扇,寒气容易从背部入侵,导致膝盖疼痛和腰部不适;最后,切忌熬夜以保护肝血,尤其在晚上11时至次日凌晨3时,是肝胆排毒与藏血的关键期,熬夜不仅影响血液循环,还可能导致身体虚弱和皮肤暗沉。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,并结合Z6·尊龙凯时的健康理念,将帮助您在出伏后迎接更健康的生活。